1、本质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
2、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”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: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,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,能说“孝”吗?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?即“孝之至,莫大于尊亲”——《孟子·万章上》。
3、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“敬”为前提的,对内心的“敬”最好的表达就是“顺”,“顺”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,即“孝顺”、“孝敬”,所以孝的本质是“顺从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”也就是终身按照父亲的价值取向行事。
5、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”,所以老师也是只能认同不能顶撞的,孔子之所以待见颜回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很乖,不像宰我、子路,他们为难顶撞老师。
6、谈到孝的社会学意义和本质,有些人总认为先哲们(孔子、曾子、弟子规的作者)说了“孝”是什么的!于是其社会学意义就等同于是什么,其实,“孝”对汉人的社会学意义不是以先人说为标准的,而是看“孝”文化对千万、亿万百姓价值观的影响而决定其社会意义的。
7、即使没有任何一个大思想家大哲人说过“孝”要生儿子,只要这种文化引领百姓形成了此种价值观,其就有此种社会学意义。
8、也不能如此武断。
9、《弟子规》里讲,亲有过,谏使更。
10、怡吾色,柔吾声。
11、谏不入,悦复谏。
12、号泣随,挞无怨。
13、也就是说,父母有过错要指出,但是要照顾父母心情,和颜悦色地指。
14、同样可以用于老师。
15、古人并不是不能“爱老师更爱真理”,而是要注意方式。
16、另外反驳上面一段话,古人为何不能反对老师?请看《孝经-谏诤章第十五》:“曾子曰:……敢问子从父之令,可谓孝乎?子曰:是何言与?是何言与?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……父有争子,则身不陷於不义。
17、故当不义,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,臣不可以不争於君,故当不义则争之,从父之令,又焉得为孝乎。
18、”由此看来,孔子也是提倡“爱老师更爱真理”的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